攻打20级城需要充分准备部队配置与战术部署。战前需储备相当于部队造价150%的备用资源,重点保障重型坦克和攻城炮的快速补充。建造队列应预设3-4支满编步兵和2支反坦克炮部队作为应急单位。科技研发需侧重提升攻城武器的破甲属性和坦克的机动性,军官技能优先选择减少战损的被动技能。地形侦察必须提前完成,通过空中侦查确定敌方炮塔布局和防御薄弱点。

攻城阶段应采取多波次梯次进攻策略。首轮以摩托化步兵和轻型坦克吸引炮塔火力,同时榴弹炮部队在安全距离建立炮兵阵地。当敌方炮塔锁定前排部队时,立即投入攻城车对建筑进行集中打击。若遭遇敌方榴弹炮反击,需将部队分成若干小分队分别攻击不同位置制造混乱。攻城车站位必须保持120距离以上,以便在炮塔切换目标时快速撤离射程范围。炮兵部队需搭配侦察单位提供视野支持,否则无法攻击阴影区域目标。

资源管理与持续补给是长期围城战的关键。商业区需保持至少两条资源运输线路畅通,优先输送钢材和石油。补给品厂要维持食物、弹药和燃料的三线生产,避免部队因补给中断而溃散。在占领外围资源点后应立即建造临时防御工事,炮塔部署位置要能覆盖资源点和主要行军路线。远征战必须建立中途补给站,采用蛙跳式推进确保后勤线不断裂。
军团城市可生产喀秋莎火箭炮等高级军备,对车辆单位能造成4倍于普通火炮的伤害。联合进攻时应明确各军团分工,主攻部队负责突破城墙,侧翼部队牵制敌方援军,后勤部队保障资源输送。通讯协调至关重要,避免多支部队同时进入敌方交叉火力范围。攻城结束后需迅速转入防御态势,修复受损建筑并补充伤兵。
战后恢复阶段要立即使用救死扶伤策略治疗伤兵,该策略每30秒恢复6%伤兵持续10分钟。被摧毁的建筑优先重建指挥部和兵营,恢复基础兵力生产能力。占领的新城区要快速建立高产农场和铁矿保障资源供给,商业区同步开展资源贸易平衡库存。科技中心应着手研究下一阶段所需的装甲升级和火炮射程提升技术。

防守方应对攻城战的策略同样需要重视。炮塔布局要形成交叉火力网,关键建筑周围深挖防御工事。制高点必须安排观察哨,狭窄走廊适合布置伏击点。预备队应包含火箭炮单位,专门克制敌方装甲集群。资源分配要合理,重点保障防御设施和主力部队供给,多余资源可支援盟友。及时使用保卫祖国策略增强炮塔攻击力,能有效威慑进攻方。












